星期日, 6月 29, 2008

開發地熱能源 全美動起來

  • 2008-06-27 中國時報 【王嘉源╱綜合報導】

     能源專家表示,由於油價飆高加上全球氣候變化現象加劇,美國對開發地熱已重燃興趣,火山和溫泉地熱或可供應美國多達25%的能源需求

     英國《每日電訊報》26日報導,美國阿拉斯加州官員已宣布,將邀請民間公司承租斯普爾火山(Mount Spurr)底下的地熱資源開採權。斯普爾火山標高3374公尺,山頂常年覆雪,最近一次噴發是在1992年,當時火山灰飄散了大半個安克拉治。

     阿拉斯加「石油暨天然氣局」希望今年8月核發此一租售權,未來也考慮允許民間公司開發位於安克拉治西南部275公里、標高1260公尺的奧古斯丁火山(Augustine Volcano)。

     由於油價飆高,美國擔心會對外國石油更加依賴,加上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加劇,美國各州紛紛對開發地熱興趣大增。除阿拉斯加之外,目前美國西岸各州和沿墨西哥灣各州,像是德州及佛羅里達州等,都在積極推動地熱計畫。

     「地熱能源協會」執行理事卡爾.賈威爾指出,只要全力推動地熱計畫,美國可以在數十年內輕易達到20%乃至25%的能源需求。他認為,地熱資源潛力無窮,目前只是公共政策還受限而已。

     美國「聯邦土地管理局」甫對西部11個州及阿拉斯加州做了一項研究調查,顯示有2億英 畝的公共地具有地熱潛力。但他估計仍有多達80%地熱系統未被發掘,原因是許多地熱系統欠缺明顯的地表特徵,像是溫泉之類。

星期六, 6月 28, 2008

砂石場排汙 大漢溪變泥床

東偉砂石場長期抽取地下水違法洗砂,並以暗管將汙水排入大漢溪,北縣府查核小組昨天上午會同警方取締。
記者吳文良╱攝影

位於鶯歌鎮三鶯大橋附近的東偉砂石場,長期抽取地下水違法洗砂,並以暗管將汙水排入大漢溪,造成溪畔近2公里河川地變成汙泥地,縣府查核小組昨天上午會同警方取締,現場還查獲疑似囤積的5.5公秉柴油,除依法開罰外,全案移送檢方擴大偵辦。

專案小組挖出埋在地下約3公尺深、長約1公里、直徑1公尺的排汙暗管後,發現東偉砂石場疑似占用河川地做為沉澱池。縣府政風處長沈鳳樑指出,東偉砂石場於民國58年設場,當年申請的砂石處理面積僅1000坪,但實際場域卻廣達3公頃,經地政局當場鑑界,證實業者占用河川地違法排放洗砂汙水。

三峽警分局約2個月前,發現東偉砂石場附近大漢溪岸有大量汙泥淤積,且每天有大量砂石車進出,懷疑業者違法排放洗砂汙水,通報縣府查緝小組後,利用深夜從對岸溯溪前往埋伏蒐證,甚至請來空中警察隊直升機從空中拍照,前晚找到確實的汙泥排放口,昨天凌晨漏夜前往取締。

砂石場工人發現查緝人員後,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掉頭逃跑,查緝人員則因雙腳深陷汙泥中,花了約20分鐘爬上岸後,發現場區內已空無一人。

查緝小組會同警方調派怪手開挖,挖出長約1公里的排汙暗管,研判業者將洗砂汙水排入沉澱池後,深夜打開閘門由暗管直接排入大漢溪。

檢警調查,業者疑似以每車約5000元價格收購廢土,洗淨後的碎石及砂,分別以每車約8000元至1萬1000元不等價格賣出,每月不法暴利可能2、3千萬元。

砂石場負責人林哲宏辯稱暗管是十幾年前埋的,早已不用暗管排汙;囤放柴油是供砂石車及洗砂機具使用,並未對外販售,檢警深入調查中。

【2008/06/27 聯合報】

星期四, 6月 19, 2008

太平溪台東市伏流 中游入地底景象特殊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一日電)貫穿台東市區的太平溪,全長二十幾公里,上游二公里、下游一公里水量豐沛;不過,中間大半段因伏流,河水流入地底,形成只有上下游有水的特殊溪流。 從大巴六九山上往台東市區鳥瞰,一條蜿蜒的「白色長廊」,就像一條大馬路般;事實上,這刺眼的長廊就是太平溪河床。豪大雨剛過,其他溪流洪水未退,太平溪卻早已乾涸。

太平溪全長二十點五公里,上游大巴六九溪源自海拔五、六百公尺高的中央山脈,當大巴六九溪進入緩流區時,水量依然豐沛,不過二公里後、即將進入太平溪主流時,遇到伏流,整條溪水滲入地底,一直到十五公里外的馬蘭橋時,溪底再度冒出流水,匯集一公里後至出海口時,水量又恢復像上游般豐沛。

長期觀察太平溪斷流現象的台東縣議員張國洲調查,太平溪上游屬於砂礫層,會造成伏流現象,所以溪水在短短的一兩公里內就會消失,流入地底,地下水沿著河床流動,碰上適當地或是較低的河床時,溪水又像泉湧般出現,情況相當特殊。

「大巴六九藥用植物園區」園主劉欣鳳表示,她在大巴六九溪上游長大,這條溪的上游水量豐沛,但是到了山下不遠處,河床就乾枯了,太陽照射下,很多遊客都會好奇的問她「那條蜿蜒的白廊是不是馬路」? 劉欣鳳表示,太平溪貫穿台東市區就像台東市的呼吸系統,且又有特殊的伏流現象,如果能完善的規劃、利用,在生態和地質景觀上都是很好的戶外教學,也可成為台東的特有景觀。970611

遇伏流 台東市太平溪一夕間斷流乾涸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九日電)台東連續幾天的豪大雨,溪流應該是滾滾洪水;不過,台東市太平溪因河道改變碰上了伏流,一夕之間原本水量豐沛的河道變成斷流,乾涸河床日照下相當刺眼。

日前台東連續豪大雨,從南到北大小溪流,溪水暴漲,有些溪流洪水至今未退,仍然是混濁的溪水;貫穿台東市的太平溪,這幾天溪水也是暴漲,不過今天清晨台東市民起床後,發現太平溪河道已經完全乾涸,連一滴水也沒有。

太平溪全長二十點五公里,上游是源自中央山脈的大巴六九溪,今天上午民眾沿著大巴六九溪尋找溪水乾涸的原因,發現在大巴六九溪匯入太平溪不久後,碰上伏流,整個溪水就這樣滲入地底,因此才會造成太平溪「斷流」。

前台東市長賴坤成表示,過去太平溪經常發生「斷流」情況,他為了找出原因,曾經溯溪而上,發現造成「斷流」的原因,除了因上游河道屬於砂礫層,造成伏流外,還有部份是不當取水,台東縣政府應該積極找出辦法,避免太平溪動不動就「斷流」。

台東縣議員張國洲表示,太平溪是第一條獲得中央補助的縣管河川,被行政院列為全國示範河川,且下游接近出海口,生態豐富,經常「斷流」會破壞河川生態,台東縣政府應該和水利單位商量,如何防治「斷流」問題。970609

星期一, 6月 16, 2008

全台河砂開採總量1900萬方 公共工程優先

 2008.05.16  中廣新聞╱戴瑞芬

    中央管河川全台24條水系,今年預計開採的河川砂石量達1900萬立方公尺,水利署表示除偏遠地段無法即採即售,今年有九成的河沙量都將採取「採售分離」,將優先提供公共工程營建料源。

    水利署長陳伸賢表示,開採河砂是以疏浚河防安全為前提,而今年中央管河川全台24條水系預計開採的河川砂石量達1900萬立方公尺,有九成都將採取「採售分離」

    『今年中央管河砂開採量預計有1900萬方,除了偏遠地區以外有九成採售分離即採即售,透過這樣增加河防安全,也可以讓台灣的公共工程料源不會有匱乏』

    河砂採售分離,挖的人跟拿的人不一樣可以避免盜濫採,更可以平抑價格不被囤積炒作,水利署表示,河砂將優先供應公共工程的營建砂石料源。 

星期日, 6月 15, 2008

印尼泥火山爆發 專家指是天然氣鑽探引發

 2008.06.10  中廣新聞╱夏明珠

    印尼鑽探天然氣,引發火山爆發,持續兩年的火山活動,讓五萬多人流離失所。

    印尼魯西泥火山,前年五月爆發,一組國際專家歷經兩年研究,判定它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惹禍的是一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是它們鑽探天然氣井的動作,引發火山活動。

    專家從這家公司的施工作業檔案,發現火山爆發的前一天,井裡面剛好進行過一次大動作的鑽挖,過後,井內的壓力就升破危險範圍,地底液體滲漏,挾帶著泥漿上升,它的壓力使得週圍的石頭碎裂,泥石不循人工鑿井,而從地表縫隙噴出。

    天然氣公司不認同這種說法,它們高度懷疑前年日惹規模6.3地震,才是泥火山爆發的原因,日惹地震在泥火山爆發前兩天發生,它的震央距離泥火山只有250公里,造成六千人罹難,150萬人無家可歸。

新七大自然奇觀票選 伊瓜蘇大瀑布力爭上游

2008.06.05  中央社

     活動推廣人今天說,橫亙巴西與阿根廷、宏偉壯觀的伊瓜蘇大瀑布,正在爭取進入「新七大自然奇觀」,而且需要至少兩千萬張網路選票。

     這座不規則延伸、馬蹄形的瀑布,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東北方約一千三百五十公里處,一九八四年獲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巴西人皮歐拉說,推動伊瓜蘇大瀑布進入新七大自然奇觀的活動,目的在讓這座瀑布取得對地區「旅遊業帶來重大影響的新獎項」。

     每年約一百一十萬人前來阿根廷參觀這座瀑布,在阿根廷,可以接近瀑布群中最高的一座瀑布、八十公尺高的「魔鬼咽喉」底端。

     從巴西的伊瓜蘇河邊,可以看到讓人屏息的瀑布全景,陽光普照時,整座瀑布籠罩在一片隨水波顫動的彩虹迷霧之中。

     伊瓜蘇瀑布目前在新七大自然奇觀七十七個候選地點中暫居第三十一。投票可上www.votecataratasdeliguazu.com網站,十二月三十一日截止。

     瑞士裔加拿大籍製片、飛行員兼探險家韋柏創立的「新七大奇觀基金會」,發起這項新自然奇觀票選。

     進入決選的二十一個地點將於二零零九年一月宣布,前七名則於二零一零年中宣布。

     目前的七大自然奇觀是尼泊爾的聖母峰、尚比亞/辛巴威的維多利亞瀑布、(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澳洲的大堡礁、北極光、墨西哥的帕里庫廷火山、巴西里約熱內盧港。

印度沙塵暴肆虐 北方省二十一人喪生

 2008.05.15  中央社

     印度北部地區今天中午發生特大沙塵暴,主要來自「沙漠之邦」拉吉斯坦省的沙塵,突然間撲天蓋地而來,首都新德里陷入一片昏天暗地,交通嚴重受阻,歷時近兩個小時,據說若干行人道樹倒塌。傍晚警方則表示,沙塵暴造成鄰近的北方省二十一人喪生。

     印度氣象局局長班恩傍晚表示,印度北部在夏天發生沙塵暴是正常現象,但今天的規模特大,狂風大作。據氣象局記錄德里地區風勢,沙塵暴風速平均每小時約一百四十公里,在市區則降為每小時八十一公里。

     另據警方在北方省首府勒克瑙表示,在同一時間,伴隨沙塵暴發生的豪雨、閃電,在居民人口一億六千萬人的北方省若干地區,造成房屋、樹木及電桿倒塌,部份地區並停電至傍晚,全境共有二十一人喪生和四十人受傷。

星期五, 6月 13, 2008

新聞辭典》地震規模

 

地震規模是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與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寡有關。台灣使用「芮氏地震規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表示。「芮氏地震規模」也稱「近震規模」,是由觀測點地震儀所記錄到的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對數演算而來。由於經過對數計算,地震規模的觀念較接近「十的n次方」概念。地震規模每增加二,能量約增加一千倍左右。規模六點二的地震釋放的能量約一顆原子彈的威力,規模八點二就大約是一千顆原子彈。

當芮氏地震規模大於七點五以上會有「飽和」現象,地震規模都趨近相同;觀測點距震央超過六百公里以上時,計算也會產生極大誤差。所以近年地震學者採用「地震矩規模」來描述地震大小,以克服「飽和現象」。

地震規模以沒有單位的實數表示,例如九二一大地震的規模是七點三。每個地震只有一個規模數值。


【2008/05/13 聯合報】

星期二, 6月 10, 2008

地殼變動的傷疤 都是線索

「沒有先知,沒有預言,我們能仰靠誰?」社會學大師馬克斯韋伯曾如此浩嘆!做為地球科學工作者,看到四川天府之國一刻之間成為人間煉獄,耳邊不禁響起這聲亙古的嘆息。科學家所為何事?對於地震,只能做事後諸葛,頭頭是道說些什麼板塊運動,能量釋放嗎?

我曾隨著國際大河研究的隊伍由九寨溝沿岷江一路南下,經松州古城,駐足都江堰,最後止步於清閒慵懶的成都。出於地質訓練的本能解讀,我知道這是一條凶險的窮山惡水,岷江邊上常見滑坡遺跡,古地震崩塌堆積的斜坡上散落著住戶,莊稼和野花在風中飄搖;也看到岷江江水因土石壅塞而成湖泊,河水繞個大彎從另一個堆積錐腳下流洩而去;湖面扁舟蕩漾,在優氧化嚴重的浮水植物邊捕魚捉蝦,這一派遠離紅塵、世外桃源的氛圍,其實是以前山崩地走的遺留。

從九寨溝仙境般的水光山色,到都江堰李冰父子的魚嘴分洪,我們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古人經天緯地的智慧結晶。然而這一切的美麗壯闊,史詩般的水利工程,暗喻著天人交戰中的艱難苦痛。

幾位同事近年致力於廣義的西藏高原的研究,拜晚近蓬勃發展的衛星定位與影像技術之賜,我們清楚的看到斷層切割出來的地形特徵,也看到十數年來地殼應變的方向與速度,然而這一切,只讓我們印證印度板塊擠壓產生的地殼變形的圖騰,即便遠在高原東緣的岷江一線也在裹脅之中,卻不足以讓我們預知在那個地點、那個時段地牛要翻身,地殼要撕裂。

是不是有關地震地質以及古地震的研究就可撒手不管了呢?其實也不然。以往的地質災害,無論是地震還是土石流,都會在地表留下裂痕與傷疤,在湖泊或鄰近海洋的沈積中留下線索。

台灣在九二一集集烈震之後曾展開許多相關的調查研究,對於幾條活斷層的挖溝探查,學者已能估測出地震再發周期;對於地形的研究,我們得知斷層的活動性與幅度;大地測量的累積描摹出台灣大地的變形狀態;海底岩芯的研究告訴我們,東部海域地震造成的海底土石流的頻度與路徑。

凡此種種,台灣的地球科學工作者八、九年來已有長足的進步;這也是為什麼四川地震發生以來,靠著資訊的透明流通與學養累積,台灣學者在第一時間便能掌握訊息,提出正確而深入的機制推斷,也能預判大震之後的多雨天氣肇致土石流的危機。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人道救援之餘,我們也要回視台灣的斷層與地震,儘管未能預測地震,卻總能辨識以往的地震遺跡與斷層錯動,繪出地震危害潛勢分佈,尋出大型烈震再發周期,這是我們趨吉避凶、自求多福之道。

【2008/05/16 聯合報】

星期一, 6月 09, 2008

川震後形成34座堰塞湖 70萬人生命受威脅

 2008.05.26  中央社

     據統計,四川地震災害後發現堰塞湖共三十五座,其中四川境內三十四處,受威脅人口超過七十萬。

     另外,因地震造成全中國兩千多座水庫出現狀況,百分之七十六在四川境內,其中更有六十九座有潰壩危險,高危險的有三百一十座。

     「京華時報」今天引述中國水利局副局長鄂竟平的話表示,汶川地震造成了七個省份的九百五十五萬五千人飲水發生困難,目前仍有四川災區的一百零八萬四千人有問題,水利部預計五月三十一日前解決。

     大陸全國水電站受損八百零三座,其中四川四百八十一座。因地震損毀鄉村供水設施近五萬處,影響農村人口近千萬人。

震災牽動水患 中國最大隱憂

2008.05.19  賀靜萍

     中國國土資源部於昨(18)日發佈,受地震影響四川地區已形成18個堰塞湖的消息。而根據了解,中國政府目前已增派100名頂尖水利專家,緊急趕赴四川重災區。

     四川汶川發生強震後,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這是中共建政以來最大的災難。而相較於毛澤東時代的唐山大地震,如今擁有國際外援的中國政府,在動員救難時,卻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除了此次地震重災區全是偏遠、地形艱險的城市,使得對外交通不易之外,四川是長江上游河川地,原本擁有天然水資源的條件,如今在災後,這已成為馬上要面對的最大隱憂。

     以國土資源部提到的堰塞湖而言,這是指地震後引起的大規模山體滑坡,河水衝擊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積,堵截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

     而地質災害專家在災區青川勘察時發現,在青川一個叫石板溝的地方現在出現一處最大的堰塞湖,已經形成約40到50公尺高的大壩,水位則達到15至18公尺左右,初步估計蓄水量在500萬到700萬方左右。

     而石板溝下方就是關莊鎮,也是青川縣唯一一片大的空地和集中安置點。在這個安置點,僅僅是駐紮在這�參與救援的武警官兵就有3,000多人,堰塞湖一旦泄流或坍塌將造成下方的整個村、鎮被完全淹沒。

     堰塞湖坍塌危機四伏

     根據四川地震災區航拍的遙感監測圖顯示,汶川、北川地震對下游地區構成洪災隱憂。「新華社」稍早報導,「北川縣茶坪餘震不斷,海子水位迅速上升,隨時可發生重大洪災。目前,災民已棄家轉移高處。」約120萬居民正被疏散中。

     報導引述一名目擊者在電話中表示,軍方正在撤離北川的所有人,包括救援人員。士兵在無線電中說「全部撤退」,空中揚起滾滾灰塵,士兵正迅速離去。

     到目前為止,汶川地震造成187座水庫出現裂縫、滑坡、沈陷、變形、滲漏等險情。而另外一份報告稱,有135座水庫告急,18座水庫瀕於坍塌。也就是,135座水庫都出現了「壩體裂縫」和「放水設施損毀」的症狀。

     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表示,除了地震本身造成的人員傷亡,災後的山崩和山體滑坡可能會出現堵(岷)江事件,地震帶來的水患極有可能釀成更大災難

     水庫決堤風險升高

     他表示,災區有高山峽谷帶,當中有岷江流經,岷江又分有很多支流。地震發生時,除會形成堰塞湖外,還會對水壩安全造成威脅,庫堤本身開裂受損,附屬設施也可能受到破壞,導致水庫排水不暢。

     另外,出現的山崩和大量泥石流入處於低窪地區的水庫中,會提高水庫的水位,水位一旦上升到堤壩不能承受的高度時,就會決堤而出,形成洪水。同時,當傾瀉而出的洪水遇到下游原本受損的水庫時,將沖垮庫堤,形成更大洪災。

     根據2002年資料,四川省有小型水庫6,557座。這些小型水庫,都是土壩修築,加上年久失修,隱患較大,專家表示,「有一些還是病險水庫,結構和地基都有問題」。

     1998年,中國前總理朱鎔基巡視受洪水侵襲的江西省九江市時,驚覺九江新築的防洪大堤不堪一擊,洪水一到即被沖垮,造成重大人命及經濟損失,怒斥這是「豆腐渣工程」。

     而這次四川突如其來的強震後,是否會再爆發大澇(洪水),導致更多傷亡?這無疑成為當前中國政府在救災之餘,最頭痛的一個問題。

沙塵暴 八達嶺能見度1公里

受蒙古氣旋影響,中國多個省市昨日發生沙塵暴。北京更遭受今春第三次沙塵天氣侵襲,大部分地區被淡黃色浮塵籠罩,能見度低於10公里。北京氣象專家預計今日的空氣品質仍維持在輕微污染水平。

北京市氣象台昨日中午發布臨近天氣預報,根據資料顯示,北京延慶附近最先出現浮塵天氣,未來浮塵將向東南移動,估計直至傍晚時分浮塵仍不會散去。

氣象專家稱,八達嶺高速路的能見度最差,一公里左右,首都國際機場附近的能見度也比較差,整個市區南邊的能見度略好,約在五公里至八公里。

據悉,根據星影像與地面監測訊息綜合評估,本次沙塵天氣起源於蒙古國南部,途經中國內蒙古中部、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影響範圍涉及四個省區70個縣市。

估計受沙塵暴影響土地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受影響人口約為2400萬。

【2008/05/21 世界日報】

台西「解淹」…分洪改道、增設抽水站

豪雨造成台西鄉地區嚴重積水,立委張嘉郡昨邀水利署長陳伸賢等勘災,決定在火燒牛稠大排出口增設抽水站,並擴大海口大排抽水站規模,希望台西鄉早日脫離淹水之苦。

台西鄉崙豐、五港地區由於地勢低,年年難逃淹水命運,水規所規劃改善崙豐地區排水,進行火燒牛稠大排分洪改道,原有排水作蓄洪池,已完成設計,預定3個月後動工。

水規所指出,改善淹水問題不能將希望全放在抽水站上,大排分洪改道可分散風險,堅持不願設計抽水站,讓鄉長李培元很難接受。

立委張嘉郡也險些動怒,質疑水規所不願傾聽地方聲音,氣氛一度緊張,最後在署長陳伸賢緩頰下,決定分洪道、排水站設計同步進行。

陳伸賢指出,除了分洪改道,在火燒牛稠大排與有才寮溪交會處設計抽水站,做為應急使用,海口大排抽水站容量已不敷使用,也要檢討,3個月內要完成設計。

張嘉郡說,台西鄉每年都要淹水二、三次,淹水苦、水退了更苦,環境汙染、傳染病跟著來,官員應該要用心傾聽災民心聲,才能提出對地方最好的改善方案。

鄉長李培元表示,民進黨執政8年,台西鄉淹水問題完全沒改善,以往治水工程著重北港、水林、口湖一帶,淹水最嚴重的台西鄉卻看不到建設,希望新政府加快腳步。

【2008/06/06 聯合報】

地層下陷 好美寮木麻黃枯死

布袋鎮好美寮自然保護區西側數千棵木麻黃,因地層下陷導致海水倒灌,很多木麻黃泡在水中枯死。
記者黃煌權╱攝影

由於地層下陷,布袋鎮好美寮自然保護區西側數千棵木麻黃泡在海水枯死。居民昨天表示,如果不設法保護木麻黃,自然保護區將面臨浩劫。嘉義林管處長葉賢良說,泡到海水的木麻黃可能不保,林務局正在保護區高灘地種植木麻黃,存活率很高,希望取代枯死的木麻黃。

好美寮自然保護區西側原有一排防風林,因地層持續下陷,防風林南邊近千棵木麻黃約在2年前枯死,最近北邊的木麻黃也泡在海水相繼枯死。

居民指出,約在10年前,縣府有委託專人在防風林西側灘地進行定沙,效果不錯,後來因縣府與接管的嘉義林管處財政拮据,定沙面積逐年減少,防風林最後還是遭海水倒灌,數千棵木麻黃逐漸枯死。

葉賢良說,嘉義林管處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特地在防風林的高灘地種植木麻黃,復育面積約0.5公頃,復植的木麻黃約2000棵,存活率很高,未來應可取代枯死的木麻黃,形成新的防風林。林務局希望水利署能在高灘地定沙並在附近海域築堤,確保木麻黃不再泡水。

嘉義林管處作業課承辦員王瓊華說,林管處也在東側保安林復育將近21公頃木麻黃,現在都已成林,經常有鷺鷥、水鳥在林內棲息,有助保護當地的自然生態。

【2008/05/22 聯合報】

南移的外傘頂洲 雲縣議員促復育

縣議會議員廖清祥等人探訪外傘頂洲口湖漁民陳樹山(中)。
圖片╱維新會提供

縣議會維新會5位議員前天到嘉義縣東石鄉漁人碼頭,搭船筏出海,登上隸屬口湖鄉的外傘頂洲,探訪漁民,宣示主權,返航之後昨天在議會砲轟縣府未積極保護即將消失的領土,讓漁民形同「棄嬰」,提出將沙洲納入國土復育計畫等5項訴求。

昨天議會定期大會開議前,維新會廖清祥、李建昇、蔡岳儒、李健福、黃耀煌等5人在民進黨團,召開「外傘頂洲咱雲林土地」記者會,播放從嘉義縣東石鄉漁人碼頭出海,登上外傘頂洲,探訪口湖鄉漁民陳樹山的踏勘見聞,共播放10分鐘錄影帶,宣示對這塊「不斷南移沙洲」主權。

同時提5項訴求:將外傘頂洲納入國土復育計畫。將沿海口湖鄉台子、金湖漁港轉型為觀光漁港。在外傘頂洲設置避難所,保障漁民討海安全。加強定砂、復育,以免沙洲流失。重視保障當地漁民漁業權。

縣長蘇治芬說,外傘頂洲領土雖屬雲林,但相關事權跨雲嘉兩縣,宜由中央主導協調,設避難所、國土復育、定砂、漁業權,都屬中央權責,國土復育至今未完成立法,但她認同議員保護精神。

廖清祥等人指出,外傘頂洲屬口湖鄉行政區,當地有間簡竹篙寮,釘著口湖台子村蚶寮126之201號門牌,住居老漁民陳樹山撿拾野生蛤仔為生,沙洲具有豐富生態、觀光、漁場資源,嘉義縣政府積極開發利用,雲林縣政府卻毫無做為。

他們指六輕進駐抽砂填海,加上集集攔河堰啟用後,阻斷濁水溪砂源,專家估算,外傘頂洲每年損失約10萬立方公尺砂源,沙洲面積由1000公頃縮減到只剩100公頃,又不斷南移,快成為「消失的地平線」,他們要求六輕停止擴廠、抽砂,縣府應儘快設法定砂保護。

【2008/05/10 聯合報】

濫墾「看不到」 巡山員改判無罪

中國時報 2008.05.24  洪榮志╱台南報導

     嘉義林管處大埔事業區林班地,遭人違規開墾面積廣達38公頃茶園、檳榔樹,但4年多來巡山員侯韋吉一直在報告上記載「未發現不法情事」,他一審被依偽造文書罪判刑1年3月後上訴,台南高分院更二審認定,濫墾地區不太容易被發現改判無罪。

     51歲侯韋吉,擔任嘉義林管處龍美工作站巡山員,從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一日至八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負責大埔事業區第37林班巡視工作,平時應依林管處指定路線巡邏,防止、取締及查報民眾擅自墾植或設置工作物。

     不料,從八十二、三年起,陳姓民眾未經核准除擅自在37林班地內舖設1條長達466公尺、寬2.5公尺水泥道路,還興建鐵皮工寮、鐵製水塔,並墾植約1.76公頃茶園;同時,承租該林班地營造保安林、保育竹林賴姓民眾等人,也違規種植面積廣達38公頃檳榔樹。

     但侯韋吉卻沒有發現民眾濫墾情事,還一直在每天應該填寫護管報告上,記載「未發現不法情事」。直到八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將37林班地移交給另名鄭姓巡山員後,對方巡查才發現林班地被濫墾,迅速報告林管處處理。

     事後,嘉義地檢署偵查認為,陳某等人濫墾面積龐大,侯韋吉巡視該區多年,卻還推說不知情,顯然是卸責之詞,於是將他依偽造文書罪嫌提起公訴。嘉義地院審理時,也認同檢方看法,將他處刑1年3月。

     但他不服上訴台南高分院,法官為了解他是否「知情不報」,曾前往現場勘驗,發現濫墾區從水泥道路入口處須步行20分鐘才能到達。

     另外,查報濫墾區鄭姓巡山員也證實,除非天氣晴朗、角度又對,否則不太可能從遠處看到濫墾區。更二審據此推斷,他應非故意包庇改判無罪。

星期二, 6月 03, 2008

河谷堵塞成湖 易崩塌

中國時報 2008.05.18  白德華

     堰塞湖,是指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後,儲水到一定程度形成的湖泊。通常,堵塞物多因地震活動導致山體滑波或泥水流,將河谷或河床堵住後貯水形成湖泊。像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最常見,如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就稱為「熔岩堰塞湖」。

     山崩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多見於藏東南峽谷或大西北等地區,汶川地震後形成的堰塞湖也屬此。堰塞湖有大有小,如一八一九年在西藏西姆拉西北邊,因山崩形成長八十公里、深一百廿二公尺的堰塞湖就很大。最近一次著名的堰塞湖,則是二○○○年四月西藏易貢藏布大滑坡形成的堰塞湖,總面積廿六平方公里。

     不過,堰塞湖並非固定不變,四周因不是堅固的堤壩,更易受侵蝕、溶解而形成二次崩塌,這也是最近汶川新形成的堰塞湖可能決提、而官方需大動作撤離的原因。

     四川省地礦局總工程師范曉舉例說,一九三三年八月發生在四川透溪的大地震,當時因山體滑坡,在蝸江形成兩道天然水壩和四個堰塞湖。當次地震規模為七.五,造成的死亡人數五千餘人。但四十五天後,因堰塞湖壩體垮塌,導致茂縣、汶川、灌縣共兩萬餘人在洪水中喪生。

「娃沒了,政府幫我生一個」

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一所小學校舍倒塌,大批學童埋在瓦礫中,這位父親抱著寶貝孩子Hello Kitty的書包,一面焦急地等待,一面拿孩子的衣服掩面拭淚。
(法新社)

當「天府之國」變成超級重災區,死亡和失蹤的數字變得沒有意義,災民呆滯的表情,和震垮的屋子一樣,他們的心癱倒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對誰都不信任、不在乎,不在乎身邊的生活環境,不信任政府對未來的保證。

都江堰到昨天下午兩點,出現三千三百次餘震,民眾卻不「跑地震」了,不是不怕,是因為還有很多人被埋在瓦礫堆下,倖存的人,只感受死神的刀鋒。

在滿是屍臭味的房屋倒塌現場,已看不到大型機械和搶救人員奮力拚搏,都江堰民眾說:「倒塌得太嚴重了,救援的人說沒必要挖了。人員、機具要用在更急需的地方! 」這和「九二一」時,台灣民眾「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堅持,很不一樣。

搶水、搶油、搶糧食、搶搭車輛離開災區,災區開始呈現人類最原始的慾望,傷痛驚懼的民眾,只想找存活下去的路子。一位成都官員說得好:「中央要求安定,災區絕對不能出現亂子,更不能有土匪和騙子。」幸運的是,目前還沒有趁亂作案的例子。

總理溫家寶關懷孤兒,特別令人動容;溫家寶的「鎮定、勇氣、信心」六字真言,成為救災的最高準則。

民眾寄望並相信官方強力且高效的救援,也願意相信政府公布的傷亡數字,但對未來則感到茫然。在聚源中學失去兒子的父親,一句話讓人鼻酸:「娃兒找到了,但沒了,政府能幫我生一個嗎?」

【2008/05/15 聯合報】